时间:2024-04-22
“仰观天文,俯察地理,中通人事”,这是古代中国读书人贯通天地人的“通识”。今天,同样需要这样的通识。其中,地理更是开拓眼界与见识的基础。
通过地理,让学生具备更好的跨学科融通能力。
通过地理,让学生对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。
通过地理,让学生具备更开阔的胸襟格局、战略思维。
在一个学期里,我用每周一节课,围绕三大阶梯、长江黄河以及中国九大地理单元,从大处着手,让孩子对中国地理形成整体理解构架,进而借助地理,走进中国山川和历史之门。
经过一学期的学习,孩子收获满满,对地理和历史形成了浓厚的兴趣,并对中国山川地理有整体把握,收获满满。下面从四个方面来分享。
对于学习地理而言,许多名词概念会让人望而生畏。我整理了从古至今的重要地理歌诀,运用孩子擅长的能力——记忆力,去背地理历史歌诀。在朗朗上口的歌诀背诵中,许多地理观念已经融入学生心田,学生建立起了地理整体观,为进一步学习地理铺平了道路。
▲人文地理歌诀
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对地理学习而言,画地图是必不可少的环节。
在本学期,我带学生系统描绘了中国地理地图,包含:《中国三大阶梯图》、《中国地理九宫图》、《万里长江图》、《黄河图》,以及中国九大地理板块的九张地形图,让学生对中国的山川地理有了全局的了解。
▲万里黄河图
▲中国地理九宫图
▲学生手绘地图(一)
▲学生手绘地图(二)
同时,结合《史记》的学习,我们画了《司马迁壮游天下图》、《炎黄地图》《大禹九州图》、《鸣条之战图》、《牧野之战地图》、《商朝迁都图》等历史地图,学生通过地图,加强了对地理、历史和大地山川的感知。
▲司马迁壮游天下图
▲大禹九州图
▲鸣条之战图/商朝迁都图
学生已经画完地图,如何进一步了解地图?我便想到让学生录制地图讲解,以输出的方式,带动和升华输入。而在实践中,学生的表现也大大出乎我的意料。学生竟能够自己查阅资料,清楚地表达出来,录制出一个个“优质”的地理讲解视频。
在持续的地理讲解视频录制中,学生基本掌握了视频录制,都能比较清楚地讲解,我便进一步提升要求。
我要求他们在地理板块的讲解中,除了整体讲解,还需要有重点地讲解;而对于重点讲解部分,我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,让他们从不同角度去讲解。
比如,有部分男生对军事和战争特别有兴趣,我让他们从地缘战略角度,结合历史上的战争来讲解一个地区的地缘战略。
女生对美有良好的感受,我便让她们从文物名胜角度,讲解这个地区的地理板块。
有的孩子对历史比较熟悉,我就让他们从历史大事来讲解这个区域地理;有的学生从区域人物、古都古镇角度来讲解这个区域。
正是因为学生能从自己所喜欢和擅长的角度来讲解,他们的兴致得到了极大的发挥。而学生能从不同角度来讲解,整合起来,就是对一个区域的整体了解。而在这过程中,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生命特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。
后记
“俯察地理,胸怀山河”,我们期待学生能由此热爱山川、开拓眼界、心怀天下。
(文:罗子复老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