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2-11-04
伽利略曾说过:“大自然,这部伟大的书,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。”
从令人震撼的埃及法老金字塔到北美洲的周期蝉,从海底深处的鹦鹉螺到美妙动听的音乐,从蜿蜒的海岸线到浩瀚无垠的星河……自然中万般事物背后无不隐藏着关于数学的奥秘。
又比如,太阳东升西落,月相循环往复,四季千古更替,草木岁岁枯荣消长……这些大自然中常见的周期现象,似乎自然而然,不断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,出现在各大学科的教学内容中,平平常常却又耐人寻味。
01
多角度看问题
在常青学校的数学课堂,我们希望带领同学们去发现并研究这些常见的周期现象,传统的教学方式更侧重于抽象思维,缺少周期现象所呈现的活泼性和趣味性。万物一体,一科讲解很难入木三分。
因此,一节融合数学、语文、科学和中华传统文化等领域的跨学科探索课堂,从多角度去感知所要学习和研究的对象,不仅能丰富同学们对各种周期现象的认识,更能帮助他们打开自己发现并探索自然和生活真谛的视野。
02
从其他学科汲取营养
在付雪娇副校长组织的跨学科教研会议上,她指出,各学科知识的发展不是互相隔离的、彼此封闭的,而是相互作用、彼此关联的。
要注重跨学科融合,锻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,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,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。只有这样,才能拓宽学科视野和思维,从其他学科中汲取营养,提升常青学子的数学学科素养。
各学科老师集思广益,探讨不同学科对周期现象知识的解读。在随后磨课的过程中,数学组各位老师从自身专业的角度给了我很多教学建议,使得课程更加紧密衔接,内容更精练清晰,互动小游戏更简便有趣。
03
课堂见真章
公开课上,激发兴趣的环节必不可少,同学们在领会本次课的主题后,开始相互讨论,合作探究,踊跃发言。分组记忆力大比拼,同学们们拼着拼着突然发现:第一组记忆的数字没有规律,而第二组记忆的数字每四个一组重复出现,更容易记忆,直呼不公平。
这当然是老师故意为之,既然被识破了,那就来一场公平较量吧!换题,分小组认识并总结周期规律,去发现、去探索、去表达,从而更准确地认识周期现象的本质。
小试牛刀环节,同学们自行设计了一个按周期规律排列的图形序列,可以考虑印制到衣服上,为自己的衣服设计图案了!
04
不一样的数学课
游戏环节,运用语文词语接龙形成周期排列,学生逐渐发现隐藏的周期规律,各种词语不断出现,同学们玩得不亦乐乎,课堂氛围再次热闹起来,想必同学们心中也纳闷吧,这数学老师怎么讲起语文的知识了?
不只是词语,当周期现象遇上古代“诗词”,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?学生齐读龚自珍的《己亥杂诗》,那一句“落红不是无情物,化作春泥更护花。”写出生命的自然更迭,同时诗人以“落红”自喻,道出报国之志。花开有时,落亦有时,落红化泥,周而复始,生生不息,这是每一个人都应去感受的生命周期。
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位老师应有的担当。在我们传统文化中,存在大量的周期规律运用,例如天干地支纪年法,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,更是对周期规律的科学使用,天干共有10个,地支共有12个,天干与地支依次组合,组成年号,甲子年、乙丑年、丙寅年、丁卯年……每60年一组不断重复,成为一个甲子周期,这便是人们常说的“六十年一甲子”。
请问:龚自珍生于1792年,卒于1841年,离我们最近的己亥年是2019年。那么《己亥杂诗》写于公元哪一年呢?诗人的一生中能有几个己亥年啊!不知是诗人提笔来到了今日,还是我们读诗回到了那年?
05
一直在坚持
数学的知识来源于自然和生活,任何的周期规律,都是源于对自然和生活的抽象和总结。因此,数学的教学和学习,也应该站在热爱生活、尊重生命的角度,去理解数学中所包含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。
常青学校一直坚持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意义在于努力拓宽育人渠道,优化教学内容和学习过程,发挥各学科特点和优势,寻求最大化学习效果,从而培养并提高常青学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。
相信在常青老师们的引领下,我们定能探索出更加多元、高效、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!
【作者:吕常州老师】